職業發展
在學術會議發表演講是大部分年輕科研人員都期待的機會,然而,在諸多會眾面前進行演講可能會讓你緊張,至少前幾次會這樣更多
- Kakoli Majumder
- 2017年01月20日
-
24.7萬 次瀏覽
Jon Tennant 是倫敦帝國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系古生物博士在讀最后一年,他的研究重點是深時生物多樣性發展和滅絕軌跡
- Jayashree Rajagopalan
- 2016年07月21日
掠奪性學術會議成為學術溝通的新威脅,研究人員的郵箱被垃圾會議邀稿通知淹沒。所有的研究人都該更加小心,不要投稿或出席可疑的低質量會議更多
- Jeffrey Beall
- 2016年06月20日
-
4.1萬 次瀏覽
同行評議和定量指標是衡量研究質量與影響力最突出的兩個辦法,不過,最近指標的重要性興起,已經有人在討論指標是否能取代同行評議更多
- Sneha Kulkarni
- 2016年05月31日
-
1.9萬 次瀏覽
指標和排名在研究交流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過度著重在死板不可靠的量化指標扭曲了研究評價的本質的影響力。由 Wilsdon更多
- Jayashree Rajagopalan
- 2016年05月16日
-
1.7萬 次瀏覽
第一次擔任審稿人的你可能會發現評審科研論文不是件簡單的事,本文列出審稿人的主要責任,說明該怎么審查科研論文,也對撰寫審稿報告提出建議。更多
- Kakoli Majumder
- 2016年05月06日
-
3.6萬 次瀏覽
學術圈招聘市場的競爭特別激烈,必須要隨時保持走在前沿,才能守住自己在學術圈的位置。本文提供在學術圈找工作的技巧,讓你在找工作時更有自信。更多
- Kakoli Majumder
- 2016年04月14日
-
1.9萬 次瀏覽
博士后職位通常被視為終身教職的起步,但許多博士生在申請博士后的時候都沒有預料到,博士后其實有很多特殊的挑戰,跟讀博不一樣更多
- Kakoli Majumder
- 2016年04月13日
-
135.8萬 次瀏覽
如果你打算到美國讀博士,一定要閱讀這篇文章!讀博本身就是不簡單的事,更別說是出國讀博。Nirupama Sridhar 以過來人的經驗更多
- Nirupama Shridhar 博士
- 2016年04月12日
-
3.2萬 次瀏覽
學術圈的面試與一般面試非常不同,本文介紹學術面試的形式,還有相關的準備技巧…更多
- Kakoli Majumder
- 2016年04月11日
-
4.1萬 次瀏覽